杨浦区委书记对答境外媒体记者:外资企业坚定看好杨浦,看好上海
发布日期:2024/7/1 8:02:34
浏览次数:12
点赞数:1
收藏数:1
关注数:1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杨浦区委书记对答境外媒体记者:外资企业坚定看好杨浦,看好上海
6月13-14日,由中国记协、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主办,上海市记协、杨浦区政府新闻办协办的境外媒体记者对话书记(市长)系列活动全国首场——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专场在杨浦滨江举办。来自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意大利晚邮报、中阿卫视、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南华早报、香港凤凰卫视、新华社、光明日报、CGTN、解放日报等30余家媒体参加。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介绍了杨浦区区情,并回答媒体提问。
杨浦经济增长稳健
近年来,杨浦经济发展显著提升,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6%,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内生动力。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杨浦经济增长依然稳健,质和量同步提升。
对此,薛侃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杨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结构中贡献度和占比正在不断地提升。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创新型产业正在不断地壮大发展,成为经济主要贡献点。
“杨浦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正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推动发展。”薛侃表示,以全过程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创新四力”为抓手,杨浦正推动新一轮创新发展再出发。
一方面,杨浦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实现融合发展,把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知识成果不断加速转化为前沿科技和创新产品。
目前,杨浦区域内有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占上海总数的一半。每个大学科技园都配备专业服务团队跟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老师和学生的创业项目落地;还建设专业服务平台,如杨浦和复旦大学联合建设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已建成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
另一方面,杨浦将创新与产业结合,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构建“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区内拥有超过7000家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了美团、bilibili、小红书等一批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杨浦还积极协调各种资源帮助企业发展,支持美团公司开辟上海市中心城区首条无人机航线,并支持公司拓宽无人机服务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宝贵急需的应用新场景;支持复志信息发展专业级3D打印技术,为医疗和工业领域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培育新技术。
此外,杨浦正全力打造创新型生态。如设立在湾谷科技园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市三年多来累计交易金额已经突破395亿元,其中,累计进场项目数为3785项,累计进场成果数为1020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70亿元。薛侃表示,杨浦大力培育支持这类平台,让更多创新主体享受得到、运用得好。
坚持多元性、系统性全面开放
薛侃说,杨浦经济稳健增长的另外两个原因,分别是始终坚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政放权最大化便利企业经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以及坚持多元性、系统性的全面开放——不仅对传统欧美国家开放,也更多向东南亚、南美洲的新兴贸易国家开放,且贸易品种上向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迭代升级。
在回答媒体关于外资企业的问题时,他表示,有些外资企业收缩经营范围,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和市场规律,“这两年,有些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以我们对企业的调研来看,一部分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经济发展竞争力增强了,外资的竞争优势开始淡化。”
“有出也有进,我们这几年引进的外资企业势头不错。”薛侃介绍,杨浦现有外资企业1700多家,其中有44家是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它们的能级、竞争力非常强。
薛侃举例,近日,美国耐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若修到访上海,坚定表达了对上海的看好,表示将继续扩大耐克在中国的投资,增加新的业务种类,特别是把一些全球首发、首秀的产品放到上海展示。耐克此前在杨浦打造了北美总部之外的第一家运动研究实验室,目标研发推出更具创新力和未来感的新产品新体验,把更多源于中国、上海的创新创意成果推向全球市场。
此外,德国跨国企业汉高不久前投资近1亿元,在杨浦建设了消费品研发中心,坚定看好中国消费品市场。西门子在2022年逆势投资,在杨浦扩大了保理业务。
“杨浦这几年在外资发展方面后劲很足,越来越多企业积极进入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绿色供应链等新的业务领域,不断迎合中国市场发展的需要,开拓中国商机、占领中国市场。”薛侃说,“这些例子都鲜明地说明外资企业还是坚定看好杨浦,看好上海。”
合作机会不会错过
不少外国媒体记者还向薛侃询问了本国企业与杨浦合作发展的潜在机遇与可能。意大利晚邮报记者说,在意大利有很多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大,许多是中小企业,但非常有特色,它们在杨浦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
薛侃表示,在意大利访问时,他发现当地的高校和行业协会在专业领域上很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发展贸易的机会还是很大,市场也很大。比如塞纳河沿岸的工业遗产改造和杨浦滨江非常相似,法国的设计师协会和我们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合作方面也有很多的共同认识、共同市场。”薛侃说,“欧美国家也希望能与上海这样的开放城市加强合作,但有时信息不对称,国外的中小企业、工商业者不知道中国有哪些机会、市场在哪里、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进得来、能够留得下。”
这几年,杨浦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外合作和交流,积极发展拓展新朋友。去年,薛侃在法国访问时认识的法国蓝带国际,最近引进到了杨浦滨江,在工业遗存建筑中建设了展示中心,这家公司的西餐烹饪技艺和培训在上海很有市场。在墨西哥,薛侃发现当地市场很有活力和机遇,许多来自中国的企业在那里抢滩夺地,杨浦可以以自身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优势帮助其实现产业升级。杨浦还和老挝、巴西等国家共同打造老挝国家经贸合作展示馆、巴西投资促进中心等平台窗口。
此外,杨浦还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对出海的企业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薛侃说,不少出海企业对法律服务、市场政策咨询服务等的需求很大,杨浦最近建立了企业出海服务中心,对企业提供专业化辅导,帮助企业找准发展定位、做对投资决策。
“在对外合作方面,那么大那么多的新兴市场和机会,我们不会错过。”薛侃说。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胡幸阳
图片来源: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