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年度ESG行动报告》已上线!
发布日期:2024/7/14 18:17:21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总台《年度ESG行动报告》已上线!
央视财经
发布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
支持单位
国务院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学术支撑
责任云研究院
2023年6月13日
总论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Governance,简称ESG)是联合国于2004年提出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发挥资本的力量解决社会环境问题。近二十年来,ESG理念在全球政府和市场主体中得到广泛实践和推广,并成为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流投资理念和实践策略之一。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1/3。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深入,社会对企业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社会责任、诚信经营和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推进ESG实践已成为企业在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企业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助力世界积极变革。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在推动ESG的实践。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坚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ESG所倡导的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社会公平的价值内核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实现“双碳”等重要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这些重要战略目标为ESG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了道路、指明了重点、深化了内容,为ESG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宏大的舞台。无论是“双碳”目标对环境的着力,乡村振兴对社会公平的强调,还是共同富裕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关注,都为ESG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构建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ESG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未来ESG发展明确方向已势在必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主流媒体责任,促进中国特色ESG体系的建设,提高中国在全球ESG领域的影响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于2023年推出“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暨榜样盛典项目。通过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对中国A股和港股影响力较大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ESG综合评价,陆续发布不同维度的主题报告,总结宣传ESG卓越实践,并于年底举行“中国ESG榜样”年度盛典,以贯穿全年的矩阵形式,传递责任声音,传播价值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中国企业提升ESG建设水平,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通过这一项目,我们致力于引领更多中国企业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ESG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期共同繁荣的未来。
我们看到,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已经开启了积极响应ESG理念,全面提升自身ESG水平的新纪元。“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年度ESG行动报告》”系年度内首个成果。研究发现,中国大公司在ESG发展方面的总体水平和优秀企业占比已经与全球大企业相当,各行业头部企业领跑可持续发展。同时,ESG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逐步建立ESG管理体系,将ESG管理要求融入经营管理中,及时发布ESG报告,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科技创新、落实“双碳”目标、参与公益慈善、保障员工权益,以厚重的责任感助力可持续管理与价值创造。可以预见,践行ESG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命题”和“价值共识”。ESG浪潮下,中国ESG监管政策逐步完善,ESG评级不断优化,ESG投资持续增长,中国ESG体系建设取得积极发展,中国企业一定能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勇毅前行,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和保障。
技术方案
研究路径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方理论,构建环境、社会、治理“三位一体”ESG评价模型;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研读国内外标准指引,对标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体系,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公开渠道收集企业ESG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计算ESG指数得分,遴选出ESG治理完善、实践有力、成效显著的“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企业(简称“先锋100”企业),完成“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年度ESG行动报告》”(见图1)。
一、理论模型
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的生产经营应注意环境、社会影响,追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经济外部性理论:负外部性会使企业面临政策风险,正外部性会提升企业价值并给企业带来声誉资产。秉持ESG理念的企业会减少其负外部性行为,增加正外部性行为,降低亏损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利益相关方理论:利益相关方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利益冲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对权力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价值创造。
基于此,我们在构建ESG评价模型时,打破现有主流ESG评级体系重点关注ESG风险管理(即企业的负外部性)的常规思路,将企业经营发展对社会环境的正向价值与贡献(即企业的正外部性)纳入考量,创新构建了包含“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且兼顾风险管理和社会价值贡献的ESG评价模型(见图3)。
二、指标体系
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个权威文件为指导,深入对标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2021版)》、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等13个国内外ESG标准指引,以及明晟(MSCI)、标普全球(S&P Global)、中证、国证等8个国内外ESG评级体系。按照接轨国际、适用本土的原则,设定ESG评价议题,并细化通用指标体系和分行业指标体系。基于此,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的通用指标体系。其中,63.78%的指标接轨国际,92.13%的指标与国内相关标准契合,25.20%的指标是体现本土特色的社会价值类指标,对中国特色的回应重点体现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促进就业、应对公共危机、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十大特色指标。
同时,考虑到不同行业ESG风险议题的重要性差异较大,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依据行业特性构建分行业ESG指标体系。
三、评价样本
以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6,400余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池,选取4月30日市值规模排名前30%,且已发布ESG报告的企业,并根据上市公司影响力、ESG活跃度等要素进行综合筛选,最终选出855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
四、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当年度企业公开信息和第三方信息。
1.企业公开信息
包括企业发布的年度ESG报告、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年度专项报告(包括环境报告、公益报告、乡村振兴报告、海外报告等)、企业年报。
2.第三方信息
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生态环境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等官方网站,以及Wind、迪博等专业数据库。
五、指数合成
1.权重设置
根据不同行业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兼顾国际通用原则与本土实际情况,设置各行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
2.指标赋分
分类处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取有无判断、行业内相对值比较打分等方法赋分。
3.负面扣减
征询专家意见,对评价期内企业出现的负面事件进行判断,对其扣分或者“一票否决”,并调整评价结果。
六、等级划分
为直观反映企业ESG水平,将ESG指数划分为八个等级,分别为:五星佳级、五星级、四星半级、四星级、三星半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各类企业对应的星级水平和ESG发展水平见表1。
“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企业
经分析,中国移动、华润电力、中国石化、宝钢股份、复星国际、伊利股份、中国平安、吉利汽车、蒙牛乳业和迈瑞医疗等100家上市公司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
中国企业ESG行动主要发现
1.855家中国优秀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相当,35%处于领先水平
以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池,依据上市公司市值规模、报告发布情况、影响力、ESG活跃度等要素,筛选出855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进行ESG综合评价。分析发现,855家企业约有35%的企业达到了领先水平(MSCI全球为28.5%)。48%处于居中水平,尚有提升空间(MSCI全球为53%);还有17%处于落后水平(MSCI全球亦为17%)。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大企业相当。
2.“先锋100”企业领跑可持续发展,ESG指数平均达75.8分
“先锋100”企业ESG指数平均得分高达75.8分,整体处于领先水平,全面领跑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其中,2家公司处于五星佳级水平,是上市公司ESG发展的典范者;16家处于五星级水平,是上市公司ESG发展的卓越者;77家处于四星半级水平,是上市公司ESG发展的领先者;5家处于四星级水平,具有优秀的ESG整体表现。当前,ESG在中国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监管部门、投资机构、评级机构、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的推进下,头部上市公司对ESG的认知显著提升,对ESG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3.国有企业ESG发展总体领先,头部民营企业闪耀异彩
“先锋100”企业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约占六成,ESG指数平均得分为76.1分;民营上市公司约四成,ESG指数平均得分为75.3分。从入选“先锋100”的数量来看,国有企业ESG工作总体领先,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务院国资委对ESG工作的高度重视。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与ESG工作,到2022年更是设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局进一步加强了推进力量。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广东、上海、山西、四川、云南等地方国资委也将ESG纳入工作范畴,推动着国有企业ESG工作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民营上市公司入选“先锋100”企业的数量虽不及国企,但ESG指数平均得分几乎与国有企业持平,复星国际、中国平安、吉利汽车、迈瑞医疗位于“先锋100”企业前十,其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为民营上市公司开展ESG工作提供了范本。
4.“先锋100”企业分布于12个行业,制造业独占半壁江山
从行业分布来看,“先锋100”企业分布于12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有5家制造业企业位居“先锋100”企业前十。相较而言,制造业企业往往承担着更大的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安全责任,激烈的市场竞争、严格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都推动着制造业企业奋起直追,转变发展理念,防范ESG风险、创造ESG价值。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约10%,一些环保、安全压力较大的能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已将ESG理念纳入企业经营,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如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中国电力致力于设立良好的ESG风险管理系统以提升可持续发展事宜的表现并促进有效管理,其董事局积极推广“由上而下”的文化,以确保管理层将ESG纳入决策过程和业务运营。此外,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入选数量也较为突出,在ESG管理与实践方面做出了表率。
5.北京、深圳成ESG发展高地,彰显示范带动作用
从地域分布来看,近八成“先锋100”企业集中分布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其中,36家位于京津冀地区,26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15家处于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世界经济融合度较高,分布于此的企业更早接触到起源于西方的ESG理念,ESG工作起步较早,因而ESG表现更加出色。
从城市维度观察,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的“先锋100”企业占比达到了六成左右,其中北京占比最高,北京(30家)、深圳(16家)、上海(8家)、广州(6家)正在成为ESG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6.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国家战略引领ESG发展方向
ESG能够有效引导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关注社会环境议题。在碳中和、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引领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正在加速建设。分析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推进下,本土ESG事业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动力更加强劲。我们的ESG评价体系立足本土,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价值观,特别设置十大特色指标,包括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促进就业、应对公共危机、信息安全、公共服务,以期引导中国上市公司转变思路,兼容并包,勇于担当,奋起行动。
以“一带一路”为例,该倡议有助于相关国家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研究发现,中国大型上市公司发挥头雁效应,以贸易、投资、金融、基建等方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比如,中国中车依托世界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平台,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高速动车组,适应当地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展示着中国铁路、中国制造、中国装备的良好形象;2013-2022年十年间,北方国际累计签约海外项目120余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轨道交通、电力设施、石油矿产设施、市政房建、农业民生等基础设施。
7.中国企业主动落实“3060”目标,“碳”寻绿色未来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出台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已纳入到国家战略与顶层设计中。分析发现,26家“先锋100”企业制定了落实“双碳”目标的专项制度,近九成围绕“双碳”议题制定了目标、战略、规划或者行动路线。例如,东方电气已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成立绿色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统筹协调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新奥能源已制定城市燃气甲烷管理、低碳贸易运输、泛能业务能源结构转型、系统能效提升、绿色技术应用及绿色办公六大减排行动,并发布《绿色行动2030》明确公司至2030年的短中期减碳目标以及2050年的长期目标。
同时,超七成“先锋100”企业披露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尤其是环境敏感度较高的制造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率达到76%。据统计,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碳相关指标披露率分别为80%、74%和62%。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融入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大企业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国ESG领先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现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8.ESG领先企业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人均带薪年休假9天
员工责任是社会责任(S)维度的核心议题,而带薪休假是员工权益和福利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球普遍关注的“工作与生活平衡”议题下的重要指标。约两成“先锋”100企业披露了人均带薪年休假天数,测算可得2022年度平均每家企业人均带薪休假约9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船防务、华润水泥控股和河钢股份的人均带薪年休假天数分别达到了14天、13.6天、12天。重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ESG领先企业的共同目标和追求。
9.稳就业助力经济“稳”前行,“先锋100”企业户均新增就业超万人
在全球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裁员风潮渐起的背景下,吸纳就业更体现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先锋100”企业在吸纳应届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帮助待岗或下岗员工获得新就业机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方面主动作为。数据显示,60余家企业披露了2022年度本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合计约65万人,每家企业平均吸纳就业人数突破万人。例如,2022年中国石化新员工就业人数为20,891人。此外,ESG领先企业还主动扛起责任,积极带动产业链就业。如伊利股份带动奶牛养殖行业就业651,833人次。
10.社会维度下,中国企业积极贡献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民营企业表现亮眼
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的重要议题,更是中国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举措。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踊跃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设置扶持资金等多类帮扶方式,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其中,近七成“先锋100”企业对外披露2022年乡村振兴投入,总投入约45亿元,开展项目2,800余个。如中国交建2022年全年向定点帮扶地区投入无偿帮扶资金2.66亿元;蒙牛乳业2022年在全国带动600多万亩、1,200多万吨优质饲草种植,带动170多万头奶牛养殖,累计发放奶款近320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乡村振兴投入之外,从事更多的公益慈善事业,是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行动,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主动选择。在全国工商联的鼓励支持下,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事业,为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统计显示,“先锋100”企业2022年度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超过126亿元,其中,37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公益慈善投入超过85亿元,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方面表现亮眼。如迈瑞医疗对外发布将出资10亿元为砀山中学建设新校区,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11.与创新共生,中国企业以技术创新助推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固本夯基。研究发现,“先锋100”企业2022年度研发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家入选企业投入均超过100亿元,遥遥领先;从地域来看,京津冀地区企业平均每家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领先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西三角及其他地区;从城市来看,杭州市、宁德市、深圳市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位列前三。“先锋100”企业大力推进智能升级和绿色制造,在5G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例如,中国移动聚焦国家前沿性、紧迫性需求,全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助力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联想集团于2021/22财年策略性地增加其研发专业人员约5,000名,并宣布将再增加12,000名研发人员,同时未来三年将研发投资提高至双倍。
12.ESG领先企业高度注重信息安全,严守ESG责任底线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全球高度关注,确保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是其践行ESG的基本责任。研究发现,“先锋100”企业中,超过6成发布了关于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近4成在企业组织架构中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或工作小组,部分企业投入信息安全资金,并开展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如,农业银行制定并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科技与产品创新委员会-科技部门-专业处室”的网络安全三级组织架构,在总行及分行均设立数据安全中心,密织数字安全防护网;快手实施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协议,落实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分类、监督、紧急响应及第三方管理,并建立信息安全委员会,不断强化信息安全及隐私风险管理。
13.中国企业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中国特色ESG治理
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理论重大创新的核心在于强化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国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独特优势。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将公司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推动企业合规性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ESG工作。如中国通号持续健全“一个支部一特色”“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党建文化体系,深入开展“强活力、创佳绩、促增长”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服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履行重大事项决策党委前置程序,以“三会一层”为抓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公司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4.ESG掀动高管薪酬变革,“先锋100”企业积极探索薪酬与ESG绩效挂钩
随着ESG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普及和推广,高管薪酬与ESG绩效的联动已成为趋势并可能渐成常态,一些国外大型企业以“挂钩薪酬”的考核和激励方式促使治理层与管理层主动提升ESG绩效。据统计,2022年,罗素1000指数中将ESG目标与高管薪酬挂钩的公司比例已达28%。对“先锋100”企业的分析表明,超两成上市公司将管理层薪酬与ESG挂钩,促使管理层推动ESG工作落实落地。如,中国宝武旗下宝钢股份将ESG绩效指标纳入高管激励及薪酬计划中,根据年度ESG评估结果采取奖惩措施;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置地已将高管薪酬与安全生产工作挂钩,以建立有效的、常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复星国际建立相关机制将ESG绩效与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挂钩,其中执行董事的“ESG考核指标”(包括ESG评级、ESG体系建设、责任投资管理、碳中和管理、ESG风险管理)占总体绩效考核的10%。
15.“先锋100”企业注重完善ESG管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ESG管理体系是企业推动ESG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ESG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可以有效指导企业ESG工作,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约75%“先锋100”企业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ESG委员会或ESG领导小组,远大于富时100指数公司54%的比例,大型上市公司日益认识到,健全顶层架构是推动ESG工作的关键。同时,“先锋100”企业中,超三成制定了ESG专项制度,约七分之一建立了ESG指标体系,近五成开展了ESG专项培训。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逐步规范ESG管理体系,提升ESG管理能力,以管理促实践,提升ESG工作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如国家电网旗下国网英大建立董事会、经营管理层、ESG管理工作小组及ESG实施工作小组的四级ESG组织管理体系,董事长担任ESG工作最高负责人,积极参与外部ESG专题系列培训,持续完善ESG指标体系,优化ESG管理工作;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电力设立ESG管理领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并编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办法》,保障ESG工作制度化、体系化运行。
16.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日趋规范,ESG报告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加强
ESG信息披露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完整、公开和透明地展现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行为,企业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为代表的国际主流机构持续完善ESG信息披露指引,助力ESG信息披露规范化发展。研究显示,95%以上“先锋100”企业的ESG报告列示了实质性议题分析相关内容,以确保报告充分披露核心ESG议题。近八成“先锋100”企业的ESG报告披露了连续三年及以上的关键绩效数据,向资本市场有效传递ESG绩效的改进。超过九成“先锋100”企业的报告主动披露了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员工流失、产品召回、行政处罚等诸多负面信息,避免披露信息对报告读者的误导,确保ESG信息披露的平衡性。半数“先锋100”企业的ESG报告接受了第三方报告评价,如中国化学、马钢股份、以岭药业等企业申请了企业ESG报告评级,以评促管,持续提升报告编制水平。基于对比分析,我们认为高水平的ESG信息披露应该满足议题实质、数据可比、信息平衡、内容完整、发布及时、报告可验证等要求。“先锋100”企业的ESG报告规范性已有较高水准,但仍需重视第三方报告评价,提升ESG报告质量。
中国企业ESG行动建议
当前,伴随着国家绿色低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发展,我国ESG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还面临认识不够深入、规则不够完善、约束不够有力、体系不够健全、实践不够充分等问题。作为资本市场和践行ESG理念的主体,企业理应顺应ESG发展浪潮,探索ESG本土化沉淀与国际规则的兼容,在投资和业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ESG实践,推动ESG理念在我国的落地生根和健康发展。在系统梳理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围绕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ESG工作水平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立足国家战略,以ESG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独特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必须在吸纳国际ESG经验的同时,融入自身特色,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以此塑造富有中国色彩的ESG实践。只有如此,ESG才能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和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
第一,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企业应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主动响应并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目标,把自身发展摆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如将创新驱动深植为ESG实践的核心引擎,以创新赋能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充分利用资源、技术或行业地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
第二,要推动行业ESG生态建设。企业不仅要全面参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要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构建合作共赢的行业生态系统。行业领军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通过转型升级、行业间协同发展,形成并推广行业特色的ESG理念和实践。
第三,要创造优质民生价值。企业应将产品和服务紧密地与民生福祉相联系,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区共建共享、贡献公益慈善,助力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成为推动中国ESG实践更深入、更广泛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提升实践水平,加强供应链ESG管理
中国企业要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谨的态度,推进ESG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和持续发展。企业需要确立全面提升ESG实践水平的战略目标,将其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在做出经营决策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潜在不利影响。同时,中国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全球ESG实践中,学习和借鉴最佳行动,持续提升自身的ESG绩效水平。
供应链管理是全球ESG发展的重要议题,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要求企业关注ESG相关的供应链风险,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但研究发现,“先锋100企业”开展供应链ESG审查的比例偏低。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应当承担起应有责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长期的可持续价值。在对供应链的管理上,企业应将ESG标准整合到供应商的合规审查中,确保供应商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达到相应标准;也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ESG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帮助供应商了解并实施ESG最佳实践。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共同面对ESG挑战,助力整个产业的ESG升级。
三、健全公司治理,增强顶层架构中的“她”力量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实现ESG目标的关键,有效的治理体系能够引导和推动企业在环境、社会议题方面持续改进。优质的公司治理也被证明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表现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应对挑战的韧性,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党的领导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要把党的领导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将党的领导、公司治理、ESG治理相互融合,增强企业决策层对可持续发展的“掌控力”,推动企业ESG工作深入发展。
第二,要健全ESG治理架构。企业要在董事会层面建立ESG工作的决策和领导机制,定期分析企业社会环境风险和机遇,审定公司ESG战略和重点工作,审核ESG重大事项。同时,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建立由管理层、执行层构成的ESG工作组织体系,实现管理层对ESG工作的指导、监督,执行层对ESG工作的贯彻执行。
第三,要加强“她”力量。性别平等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的重要议题,在决策层和管理层,“她”力量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女性董事和高管带来的不同观点和经验,有助于提升决策效能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但研究发现,“先锋100企业”女性董事占比平均为16.7%,女性高管占比平均为20.2%,均低于发达市场的比重。中国企业需改进治理结构的多元化,积极提升女性董事占比和女性高管占比,善用“她”力量提高决策效能,推动企业价值创造。
四、完善ESG管理,注重规划引领和制度建设
有效的ESG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形成价值创造、风险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而且,这种深入到企业各个层级和业务环节的ESG管理,也能引导企业形成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步提升。“先锋100企业”在确立ESG战略目标、制定ESG专项制度、建立ESG指标体系方面的行动率还偏低,亟待做出改进。
首先,要制定清晰的ESG规划。规划是企业明确ESG目标、设定工作路径、指导工作实施的重要工具。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设置切实可行的ESG工作目标,制定系统、实际的ESG行动计划。
其次,要建立健全ESG制度。良好的制度可以确保ESG规划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得到贯彻和落地。企业应构建以ESG专项制度为统领,环境保护、产品管理、客户服务、员工责任、供应链管理等多维度具体实施办法为组成要素的“1+N”ESG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对ESG工作的职权和职责,确保ESG理念在企业的业务全流程中贯彻执行。
最后,要构建科学的ESG指标体系。企业应构建适合行业和公司业务特点,分层、分级、分类的ESG指标体系,为议题识别、报告编制、风险管控、绩效考核提供可量化工具,帮助企业明确责任、监控进度、评估效果,推动ESG工作的精细管理和持续改进。
五、提高数据披露率,4月30日之前发布ESG相关报告
ESG信息披露是对企业ESG管理与实践水平的全面映射。优质的ESG信披不仅能够减少企业的合规风险,还能帮助企业获得消费者、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等的认可。近年来,全球ESG信披要求愈发严格,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ESG信披质量及信披时效性迫在眉睫。
ESG关键数据的披露是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的重中之重。ESG数据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公众提供了具有量化依据的、清晰的、可比较的信息,增强公众、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也帮助企业发现和理解ESG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先锋100企业”的评选高度重视关键数据的表现,评价体系中包含了大量的定量指标。中国企业要建立健全ESG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有效收集、存储和处理;要提升ESG数据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更好地反映关键指标的现状及趋势。
ESG报告发布的时效性也至关重要。及时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财务表现和非财务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做出及时、准确的投资决策;也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面临的ESG风险和机遇。近年来,全球监管机构逐步收严ESG报告发布时间,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泛欧交易所已要求上市公司ESG报告应与年报同步刊发,结合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的要求,本研究报告选择以4月30日为ESG报告采集的截止时间。由此,我们建议中国上市公司应不晚于每年4月30日发布上一年度的ESG相关报告,提升报告发布的时效性。此外,还应当主动参与第三方报告评价,借助专业力量改进ESG报告质量,进而倒逼ESG管理与实践的提升。
结语
“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年度ESG行动报告》”作为2023年“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暨榜样盛典项目的首个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企业实施ESG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引导,紧接其后,一系列主题报告将陆续亮相。年底,我们还将举办“中国ESG榜样”年度盛典,推选十大“中国ESG榜样”企业,并将展现这些企业的优秀ESG实践案例,以期树立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推动企业不断优化ESG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推动ESG的良好氛围。
在评价执行过程中,我们将时刻关注国内外ESG的发展趋势,并适时调整和更新ESG评价标准,以确保其始终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并准确反映中国企业的ESG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持续推动国内ESG的标准化、规范化,并致力于将中国的ESG实践推向国际。
最后,我们衷心期待所有中国企业能积极拥抱并践行ESG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ESG水平,实实在在地开展ESG实践,展现出企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