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近两倍 近三年集成电路行业孕育最多独角兽企业
发布日期:2024/9/8 17:47:31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八年来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近两倍 近三年集成电路行业孕育最多独角兽企业
证券时报
以“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7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9月8日举行的独角兽创新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131家增长到2023年的375家,八年间增长近2倍。其中,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超级独角兽企业每年总数保持10家左右。2016—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由近5000亿美元持续攀升至超1.2万亿美元,其中,在2020年首破1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了近年来独角兽企业融资整体承压的现象。2022年,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数量减少至137家,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106家。同时,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
独角兽企业科创属性持续提升
这份由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报告,以2016—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群体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从纵向时间轴上梳理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变迁及态势,从数量、融资估值、赛道、区域分布、投资孵化等多方面揭示了八年来独角兽企业群体发展的变化趋势。
从细分赛道来看,报告提到,独角兽企业分布赛道不断更迭,硬科技领域企业数量增多。2016—2023年,独角兽企业赛道从22个增至39个,八年间独角兽企业从模式创新为主逐步转为技术创新引领。2020年以来,集成电路连续三年成为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人工智能赛道在AI智能解决方案、机器视觉、类脑科技、生成式AI等新细分领域不断诞生独角兽企业。
八年间,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属性持续提升。报告显示,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持续提升,由2016年的35家增长至2023年的249家。自2021年以来占比首次突破60%,2023年达到了66.4%。独角兽企业专利总量不断增长,专利数量由2018年的近九千件增加至2023年的近五万件。独角兽企业持续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2023年共有94家独角兽企业申请1157件国际PCT发明专利。
近年来独角兽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
独角兽“毕业”方面,报告显示,2017—2023年,共有139家独角兽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别为3家、20家、17家、24家、31家、25家、19家,2021年上市企业数量达到波峰,近两年出现下降。
报告进一步显示,超四成独角兽企业选择赴港上市。139家上市独角兽企业重点分布于创新药、数字文娱、人工智能等赛道。2017—2023年,因成立时间超过10年而“毕业”的独角兽企业共88家。其中11家超龄独角兽退榜后上市,22家独角兽企业超龄后新获融资。
近年来独角兽企业融资整体承压,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转向硬科技领域。
报告显示,2016—2020年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为76家、82家、114家、91家、116家,2021年数量达到顶峰,为192家;2022年,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数量减少至137家,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106家。同时,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硬科技领域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增多,这些独角兽企业集中分布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赛道。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6—2023年八年间累计有22个省份出现过独角兽企业,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领先。2016—2023年,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城市从16个增加至56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是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地,但集聚度呈下降态势。长三角地区独角兽数量增长明显,2023年长三角汇聚全国超四成独角兽企业。
报告尤其提到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作用。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加速整合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多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涌现独角兽企业。
数据显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独角兽企业数量六年间增长近3倍,共有21家独角兽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累计出现3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分别是蚂蚁集团、阿里云和长鑫科技。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占比由2018年的33.3%提高到2023年的79.7%,高于全国比例,科技属性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