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简看华夏五千年兴衰与复兴
发布日期:2024/9/9 16:37:37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简看华夏五千年兴衰与复兴
紫龙天吟
##历史经过波澜壮阔的24小时回顾,各朝代的兴衰得失展现眼前。从夏部族的建立到清朝的灭亡,每个朝代都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却最终未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从中看到事务发展的规律和结果,增强国家凝聚力和自尊心。落后就要挨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在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前,我们先把中国历史做个回顾。首先把中国历史浓缩成24小时做一个快速回顾,这一天注定波澜壮阔。
凌晨00:00 公元前2146年:夏部族形成部落联盟,禹建起中国首个奴隶制王朝
凌晨2:40 公元前1675年:两个多小时后被商汤所灭,于乱世之中甲骨文诞生了
凌晨6:00 公元前1029年:天一亮,周武王讨伐昏庸无度的纣王,周朝建立(西周),开启分封制,可再先进的制度和规划也架不住昏君的挥霍
早上7:10 一个小时后国民暴动,痛打周厉王
早上7:30 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不到两个小时里,春秋五霸陆续登场,儒道墨法百家争鸣
上午9:30 战国七雄割据称王,这场混战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上午10:5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天下归一,中国迎来历史上首次大一统
上午11:00 公元前206年:但仅仅5分钟之后就因暴政而亡,西汉建立
上午11:20 公元前140年:中国迎来首个盛世,汉武盛世:“寇可往、我亦可往”,内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有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初见雏形
中午13:20 东汉开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分钟内称霸北方,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孙权占东南,魏蜀吴三国鼎立
中午13:40 公元265年:对峙了十几分钟后,东汉结束,西晋建立,在接下来两个小时内的东西割据和南北分裂中
中午14:00 公元420年:南北朝分裂僧人一路向西逃难,在敦煌洞窟里开始作画
下午15:30 公元581年:中国再次大一统于隋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中华文化大范围输出,日本派出遣隋使五次入隋学习
下午15:45 公元618年:中国最鼎盛的王朝拉开序幕,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间还横插一代女皇武则天,辅佐她的正是神探狄仁杰
下午17:45 公元960年:北南宋被辽夏金轮流夹击
傍晚19:35 公元1271年:2小时后忽必烈的三千铁骑踏平南宋,中国再次统一,元朝建立,领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广度
晚上20:10 公元1368年:明朝正式上线,这是中国海军技术最先进的时代,郑和七下西洋,宣我国威,在欧洲、非洲和南太平洋写下中国人的故事
晚上21:45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诞生了三最皇帝,开启康乾盛世,对外收复台湾、击退沙俄,对内却闭关锁国
深夜22:45 时间仅过去一小时,鸦片战争就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最早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深夜23:20 八国联军入侵中华,中国在赔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屈辱
深夜23:25 末代皇帝溥仪被赶下皇位,大清……真的亡了,就在一分钟前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给了苟延残喘的封建帝制重重一击,五四运动爆发,工人和学生站上了历史舞台,一分钟之后我党诞生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带领中国走向涅槃
深夜23:29 日军侵华,铁骨铮铮的中国人渡过了最漫长的5分钟
深夜23:34 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等来了新中国,东方的巨龙开始觉醒
深夜23:36 也就是2分钟后的印尼万隆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赢得第三世界兄弟的支持,助力中国在23:42分重回联合国
深夜23:44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5秒后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圈,接下来一分钟一个奇迹
深夜23:51 中国夺回香港和澳门
深夜23:52 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
深夜23:53 大国问天,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升空
深夜23:55 北京奥运会惊艳全球,最后5分钟一小时前还在屈辱赔钱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方的巨龙腾空飞跃,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一辙一印,皆是征程。
回顾完整部历史,再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每代君王的座右铭,几乎所有皇帝都在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然而结果却只有一个,不约而同的走向灭亡。
商朝因为将过多军队派出开荒,而忽略了首都的防御,最终被周部族一举偷家灭国,周王痛定思痛,他怕将来同样的结局落到自己的身上,于是他换了一种策略,让诸侯出去开荒,自己则留守大本营,这样即完成了开疆拓土又解决了守家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做法前期可谓是一帆风顺,然而随着诸侯分封越来越多,渐渐的,诸侯便不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开始互相征伐,最后连周王室也不放在眼里了,最终秦国做大做强,不仅灭了周王室,还首次一举统一了天下。
秦朝接着反思周朝的经验教训,揣摩了分封制度的弊端,最终选择另辟蹊径,实行了一种前无仅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把权力掌控在中央,从而采取中央分派流官管理地方,这样就避免了地方官吏做大做强,看似天衣无缝,可他却忽略了下面流官的忠诚,在帝国生死存亡之际,底下的流官纷纷倒戈投降
而作为流官出身的刘邦,进一步吸取了秦朝的经验,觉得自己都靠不住还指望下面那一群人对你忠诚,于是就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觉得即便有一天天下大乱,不管谁输谁赢,起码天下还在刘氏手中。可他低估了权力带来的欲望,权力过大,皇权就受到威胁,权利过小就容易把他们逼向造反,结果就爆发了七王之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认为郡县制度很有必要,于是就大力推行,并将矛头一致对外,认为这样即解决了民众的归属感,又能击垮外敌,可最终却被外戚窜了政权
到了东汉,此时皇帝谁也不信,认为最不可能造反的只有自己身边的小太监,可太监掌权之后,更不让人省心,借权肆意妄为,将天下扰的鸡犬不宁,紧接着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朝廷掌控不了局面,就将权利下放给地方自行解决,结果叛乱是解决了,地方又做大做强,就连皇帝也成了军阀的掌中玩物,各路军阀一顿混战,最终被司马家族偷了家
司马家族再次汲取曹魏的经验教训,他们认为曹魏帝国灭亡的原因正是皇族太过于衰弱,魏文帝大肆打压自己家族的势力,最终才给了其他人偷家的机会。于是晋朝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肆分封自己的家族成员以壮大势力,其实也就相当于回到了分封制度。
结果很快报应就来了,八王之乱大肆降低了晋朝的底蕴和实力,最终被外族偷家灭国,自此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而隋朝最终再次一统天下。
隋朝又一次汲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认为很多朝代的灭亡就在于世家大族的权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皇权,于是便决定削除老牌贵族势力,进而诞生了科举制度,通过选举有能者居之,然而这种做法大大削弱了老牌贵族的势力,于是在世家大族的推动下,加上隋炀帝的过度消耗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隋朝内部很快民怨沸腾,最终被唐朝取代
唐朝总结了前面的经验教训,于是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官职,名为节度使,没想到节度使权力过大,直接造了皇帝的反,皇帝都被逼离首都了,尽管最终叛乱被平息,但大唐已经气数将近,开始走下坡路了,并且最终被朱温窜取政权,而后天下进入一段混乱时期,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其中还存在一些割据政权,就这样乱了几十年,直到北宋的建立
宋朝再一次汲取了唐朝的经验教训,赵匡胤深知武将权力过大,拥兵自重所带来的的风险有多大,毕竟这剧情他自己熟啊,觉得武将的权利必须要加以控制,于是便开始践行重文轻武的战略方针,已达到从根源抵制武将造反的可能性,对内安排的很好,但也间接造成了武将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大肆打压武将却间接忽略了外敌,最终被一群游牧民族所取代
直到朱元璋将他们赶回草原,朱元璋再次汲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于是便开始着重抵御外敌,就连首都都迁往了边防站,这次外敌倒是被整治的老老实实,可最终被起义军一举偷家,清朝再一次汲取了前面所有经验教训,处理好一切内在问题和外在隐患,这次效果倒是出奇的好,起义都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当时的统治者便格外自信,自以为可以传承万世,就连前来通商的外邦都打发了回去,可他没想到,此时海的那边科技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最终被联军强行打开了大门,于是诸多的经验教训就总结到了我们这代,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历史,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那学习的意义在于哪里,学习历史可以从历史经验中看到多数事务发展的规律和结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日本为何敢在侵华战争中大肆屠杀国人,却又在战败后极力否认这段历史事实。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震惊世界,是因为这件事本不该发生,一方面,历史上所有敢于屠戮中华首都的外族,后来无一例外都被清算了,轻则被融合,重则被剿灭,无一例外。熟悉中国历史的小日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另一方面,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国之间就有基本的默契,即便爆发你死我活的战争,也不会屠戮首都,在欧洲只有华沙这一个例外,华沙作为波兰首都,在1944年因为爆发起义被屠戮了20多万人
从上面两点我们不难看出,哪怕是最疯狂的纳粹军队,也不敢轻易屠戮一个大国的首都,即便苏联与德国之间的仇恨值已经拉满,柏林战役结束后,苏联红军也没有大规模残害柏林平民,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实在没那个胆量,大国人口众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屠戮首都这种骑脸羞辱的行为,是一定会遭到对等报复的,这道理虽然听上去很江湖,但里边却深藏着理性。
大国之所以能把那么多人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身份认同,靠的是强烈的集体自尊心,如果一个国家首都遭到蹂躏都能忍,那么它是不太可能发展为一个真正的大国,中国历史非常悠久,这种事情我们经历的多了,自然也最有发言权,即便文弱如南宋,都把靖康之耻铭记了一百多年,金朝灭亡时境内人口减少了六成以上,首都和宗室都遭到了对等的报复。
就这样,南宋依然背负了软弱的骂名,中国古人的自尊心非常强烈,西汉时期匈奴掳走边境几千人当奴隶,汉武帝都气的吃不下饭,非要捣毁匈奴王庭才罢休。
如果我们只会用报复这两个字来解读,那这就是太小瞧古人的胸襟了,一个国家人口越是众多,土地越是广袤,就越需要精神力量去保持团结,保持高昂的自尊,有仇必报,恰恰是增强凝聚力最立竿见影的方式。这个道理实际上不必多说,因为所有人心底都明白。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小日本怎么就不明白呢,大概可能是三个原因,第一是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再到华北事变,这一系列神操作让小日本飘了,他们已经不把民国当成大国看待,第二就是战场上的成功让日军丧失理性,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民国不仅可以征服,甚至可以做到亡其国灭其种,第三就是小日本自己心底也是害怕遭到报复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后,日本政府疯狂销毁证据,并在战后启动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试图抹去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