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北京1-7月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
发布日期:2024/9/10 17:17:51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北京1-7月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
新京报
2020年,北京“两区”建设拉开序幕。四年来,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北京着力打造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建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推动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今年1-7月,北京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同比增长19%,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多项政策利好为中外投资者带来新机遇
北京依托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持续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探路先行。获准在全国率先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应用等,这些政策利好为广大中外投资者带来新机遇。
今年以来,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斯泰恩拜斯中国总部在京落地,瓦里安医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地启用,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我国第二家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万事网联正式展业。一批标志性项目加速在京落地。
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的正式展业是外资券商积极来华投资的一个缩影。“我们在筹备期间,得到了北京市、朝阳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北京市‘两区’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耿琳说,筹备期间,朝阳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管家式”服务,了解公司需求,并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难题,“对我们真是有求必应,对公司的发展也提出了前瞻性指导。”
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加速构建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地北京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北京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扩大“朋友圈”。其中包括出台并实施《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更好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揭牌成立北京国际争议解决发展中心。实施“全球服务伙伴计划”,为摩根士丹利等首批13家“北京市全球服务伙伴”授牌,提供参与政企高层对话等8项集成服务。此外,40余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上,外企企业负责人反映问题诉求,提出意见建议,诉求“一键”直达。
“落户”北京后,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斯泰恩拜斯可持续技术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中华介绍,中国总部将充分利用史太白全球创新网络资源,围绕国际协同创新与技术转移、科创服务、教育培训及产业投资等四大方面,为中国的政府机构、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等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企业来说,我们希望做好两件事,一是将国外先进的‘引进来’,增强国内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二是‘走出去’,将中国制造更好地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两区”建设持续推动全环节改革
除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两区”建设还围绕投资、贸易、人才、资金、知识产权等关键要素,持续推动全环节改革。
据介绍,北京市先后实施并持续深化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证券公司结售汇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池试点等多项便利化政策。
多项政策举措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比如在全国率先发布并迭代升级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成为全国唯一全面完成规则制定、登记实践、保护案例、交易使用、数据资产入表等试点工作的城市。这些在促进经贸合作、便利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北京市将以“两区”建设为牵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争取开展更多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为国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积累新经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