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浩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更多>>
更多>>
更多>>
新闻中心

82年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竟藏着现代企业打胜仗的大秘密……

发布日期:2024/9/22 9:18:45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82年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竟藏着现代企业打胜仗的大秘密……
新华社
来源 | 摘编自《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2月出版
文 | 宫玉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商场如战场,两个领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都充满了对抗和不确定性,都需要对胜利有强烈的信念和意志,因而都需要清晰的战略、强大的组织、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团队的执行力。
战争和军事可以为商业世界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战争看竞争,从军事看管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决定竞争胜负的本质要素。
今天,我们从两个二战时期的军事故事,来看看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致胜之道。
目标是战略的第一要素
二战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还被人称为“敦刻尔克奇迹”。
1940年5月10日,德国发起了对法国的攻势。德军迅速突破北部法军防线,然后势如破竹,先头部队5月20日便推进到了英吉利海峡,切断了南部的法军主力与北部边境地区盟军之间的联系。包括英国远征军在内的约40万盟军被德军三面包围,被迫退守敦刻尔克地区。敦刻尔克港因而成了被围盟军的唯一退路。
这个时候,德军的先头装甲部队离敦刻尔克只有18英里,甚至比被包围的盟军主力离港口还要近。对德军来说,攻占敦刻尔克、切断盟军的唯一退路,进而一举全歼这40万盟军,是分分钟的事情。
然而,就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5月24日,德军前线指挥官意外收到了希特勒下达的地面部队暂时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一停就是两天。
这项命令让担任突击任务的前线德军指挥官十分吃惊和沮丧。
德军先头装甲部队不得不在敦刻尔克城前停止前进,眼巴巴地看着英国人乘坐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络绎不绝地从这个要塞撤走。对于本来已经处于绝境中的盟军来说,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逃生机会。希特勒的命令让被围盟军获得了关键的48小时喘息时间。他们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机加强周围防御工事,并开始从敦刻尔克海滩上大批撤离。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到6月4日,英国将40万盟军中的33.8万人从敦刻尔克撤到了英国,从而为4年后盟军的反攻保存了强大的有生力量。一旦远征军被全歼,将对英帝国形成致命的打击。因为这个时候英国本土没有值得一提的军队来代替他们。英国情报机构认为德军侵英迫在眉睫,而一旦德军入侵,英国根本没有陆军来抵挡德军。
德军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后来回忆说:“如果不是国防军总司令部反复阻止19军前进,那么敦刻尔克早就被我占领了,胜利也早就到来了。如果当时能在敦刻尔克俘虏英国远征军,那么战争的进程也就很难预言了。”另一位德军军官威廉·托马上将也痛心地说:“希特勒毁掉了我们胜利的机会。”
4年后,当英国首相丘吉尔从敦刻尔克上空飞过时,他回头对随行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当初在敦刻尔克德国人没有消灭英军。”
这就是所谓的“敦刻尔克奇迹”。希特勒的这一暂停前进的命令,后来被称为二战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希特勒为什么下了这样荒唐的命令?有解释说是希特勒有意放走英军,以便诱使英国与他签订停战协议。但正如不少学者早就指出的那样,这样的推断并不符合逻辑和事实。
其实德军发起攻势后,早在到达敦刻尔克之前,希特勒就下达过停止前进的命令。自从德军突破法国防线,希特勒就一直非常紧张,因为德军突破得太顺利了。德军前进得越顺利,敌人的抵抗越少,他也就越感到不安——一切似乎都太好了,简直不像是真的。
从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的日记中可以追踪希特勒的这种心理变化。5月17日,也就是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第二天,哈尔德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相当不愉快的一天。元首神经紧张到了可怕的程度。他被自己的成功吓坏了,他害怕接受任何的机会,并尽量控制我们。”
也就在这一天,率领先头装甲部队向前突击的古德里安突然接到命令,要求他的部队停止前进。
5月18日,哈尔德的日记记载,希特勒“对于南面侧翼的安全不断地表示忧虑。他大声怪叫着说我们会把整个战役都搞砸”。
直到哈尔德向他保证:后续的步兵军团已经构成了一道侧面的屏障,希特勒才同意让装甲部队继续前进。
当我们了解了开战以来希特勒的这种心理,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会在5月24日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了。
德军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两周,大量的坦克出现了机械故障,装甲部队的实力遭到了严重削弱。加上装甲部队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把负责协同的步兵远远抛在了后面,孤军深入的装甲部队很容易受到盟军的南北两面夹击。而且在希特勒看来,敦刻尔克附近的地形不利于坦克作战,不利的地理条件很可能会给他的装甲部队带来重大损失。
希特勒向来非常珍惜他的装甲部队,他还要保存足够的坦克供未来作战使用。所以开战以来一直非常紧张的希特勒,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敢再冒任何风险了。一句话,不是消灭盟军被围的军队,保证德军装甲部队的安全才是此时希特勒优先关注的目标。战争的目的有两个: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两个目的有时候是矛盾的,因为要想消灭敌人,你一定会付出代价。但经常又有这样的情况:只有消灭了敌人,你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如果此时希特勒优先选择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敌人,那么他所看到的将是极好的机会,德军也就会大胆地向敦刻尔克推进,切断盟军退路,直到全歼盟军。
然而当希特勒此时优先选择的战略目标是保存自己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全是各种各样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下达暂停前进的命令,也就不足为奇了。
敦刻尔克之战结束后,德军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上将鼓起勇气对前来视察的希特勒说,德军在敦刻尔克失去的是一个天大的良机。希特勒的回答是:也许吧,但我当时的考虑是担心坦克部队会陷入佛兰德附近的沼泽地带,况且英国军队再也不会回来了。
希特勒错了,4年之后,英国军队从诺曼底打回来了,并最终毁掉了他的帝国之梦。事实证明,在敦刻尔克叫停,是希特勒一生最大的错误。一位德军军官在若干年后回忆希特勒的决策时曾一语中的:“在敦刻尔克,他贻误了整场战役的重要战机,忘记了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不顾一切抢占英吉利海峡的海岸地区并封锁海峡。”

▲2021年6月6日,一名二战历史重现表演者在法国诺曼底奥马哈海滩向当年参加登陆的军人致敬。二战期间,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图/新华社/美联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麦克斯韦尔·泰勒将军给战略下过一个定义:战略=目的(追求的目标)+途径(行动方案)+手段(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个定义非常简洁地揭示了战略的三大基本要素:目标、方案和手段。用通俗的话说,战略就是解决三个问题: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
在这三大要素中,第一个要素就是首先你得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手段和方案都是为目标服务的。战略目标的确定对战略成败至关重要。目标是战略制定的第一要素。目标是战略的起点和终点。战略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正确的目标选择,是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第一步。目标选择错了,再好的方案和手段也没有用。目标的错误必然带来战略的错误,目标的混乱必然带来战略的混乱,目标的犹豫必然带来战略的犹豫,目标的不清只能将战略引入歧途。好的战略一定是清晰的目标导向的。
希特勒的故事告诉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远大而明确的战略目标,其次要持之以恒地动员所有资源,义无反顾地去实现这一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容易迷失在多变的环境中,糊里糊涂地丧失最好的机会。
在实际的管理中,你总会有多个目标,但一旦确定了核心目标,你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完全实现它,不能两边顾。没有明确、坚定的目标,你就无法制订长期和短期计划,更谈不上有效的执行。目标摇摆不定是无法让你成功的。
战略决策本身就具有两难性,总会给你带来犹豫不前的理由。一方面战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因而一定带有冒险的性质,一旦失败或失误,大量的资源就可能血本无归;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集中力量全力投入,你就可能无法形成战略上的优势和突破。所以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总是带有赌博的性质。对一个人来说,掌握好大赌的时机和分寸,是对战略能力的巨大考验。所有人都会经历大赌的时刻。而是否敢于在关键的时刻全力以赴,往往是大成者与平庸者的区别之所在。
切忌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敦刻尔克大撤退”揭示了确定战略目标并一以贯之的重要性,从战争角度看,确定战略目标,还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不要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在这个问题上,巴巴罗萨计划提供了最好的教训。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时期希特勒入侵苏联作战计划的代号。入侵苏联在希特勒征服世界的战略构想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希特勒看来,打垮苏联,占领苏联的国土,可以从苏联取得德国在战争中急需的巨大资源,包括粮食、石油还有廉价的劳动力,可以极大改善德国的地缘战略困境,还可以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迫使英国放弃抵抗,而不得不屈服于德国。
然而,不祥的预兆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战略目标的选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按照陆军总部以及军方高级将领的设想,德军对苏作战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摧毁苏联红军的作战能力。而要摧毁苏联红军,就要以莫斯科为主要打击目标。
军方的理由是这样的:莫斯科是苏联的权力中心,丢掉莫斯科将给苏联的统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苏联人是绝对不敢冒丢失莫斯科的风险的;莫斯科还是苏联的工业中心之一,莫斯科周围及其东部地区的装备工业一旦丧失,苏联的战争经济将会遭到严重的损失;从战略上讲,莫斯科又是苏联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丢失,苏联的军队调动就会陷入极大的困难;因此,苏联人一定不得不集中尽可能强大的部队来保卫首都。向莫斯科发动决定性打击,是摧毁苏联军事力量的最佳选择。
但是希特勒并不同意这种判断。与将领们关注军事目标不同,他更关注政治和经济目标。
从政治上来说,他认为应该占领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这里是布尔什维克的摇篮,攻占列宁格勒会对布尔什维克形成致命的精神打击,同时可以与盟友芬兰的军队会合。
从经济上来说,目标应该是占领苏联南部的主要粮食产地乌克兰和主要的工业基地顿涅茨克地区,以及苏联的主要石油产地高加索油田。占领这些地区,就可以使苏联的战争经济陷入瘫痪,同时使德国取得最宝贵的战争资源。
军方关注的首先是军事目标,希特勒关注的首先是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军方想在战线的中央寻求决战,而希特勒则希望从南北两翼发起进攻。争论的结果,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把三个目标都纳入作战计划之中。
同时追逐三个目标,除非德军在每个方向上都对苏军有绝对的优势,否则一定会有目标无法实现,甚至最坏的情况是一个目标也达成不了。
对于军方所关注的目标而言,尽管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得到了两个装甲集团军,因此作战能力要超出其他两个集团军群,但按照陆军总部原来设想的应该主要用来进攻莫斯科的兵力,由此也被分散到了三个方向。这无疑会对军方的目标,也就是给苏军决定性打击,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这还没有完。对军方的战略目标来说更致命的是,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以后,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再一次被分散。
德军对苏联的入侵是1941年6月22日发起的。由于苏联完全没有准备,德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三个集团军群的进展都非常顺利。到7月中旬,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攻占了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此时到莫斯科的距离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二,陆军总部摧毁苏军作战力量的目标看起来即将实现。
然而,就在斯摩棱斯克会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颁发了第33号训令。训令的内容是调动中央集团军群所辖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去执行新的作战任务。其中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与南方集团军群合作,向南运动,对基辅附近的苏军进行包围。霍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则向北转进,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交通线,并帮助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
对于陆军总部和中央集团军群来说,这一打击简直不能再沉重了。因为这意味着中央集团军群将不得不只依靠步兵部队扼守大约450英里宽的正面,而把自己最精锐的两个装甲集团军交给北方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这也意味着中央集团军群本来已经分散的兵力,会更加分散,由此必然导致原定的在莫斯科给红军以决定性打击的目标完全无法实现。
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在两位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和霍斯的支持之下,力主继续集中全力向莫斯科进攻,但希特勒却坚持他的意见。而且,他还提出来,为了保护罗马尼亚的油田不被苏联的空军轰炸,德军还有必要再占领克里米亚。
从1941年8月4日到21日,连续17天内,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对目标问题的反复争论上了。可是希特勒依然固执己见。
8月31日,希特勒发出了第34号训令。前线的将领不得不遵从元首的指令。于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再次被分散,用于完成三个完全不相关的目标。
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知道了,由于兵力不足,希特勒夺取列宁格勒和高加索油田这两个战略目标都没有实现,而陆军总部原定的攻占莫斯科、摧毁红军主力的目标也落空了。
空军元帅凯塞林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假设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只停留一个合理的喘息时间而后继续向莫斯科前进,那么照我的意见看来,在冬季来临之前和在苏联西伯利亚部队赶到之前,莫斯科可能已经落入我们的手中。莫斯科的被占领是具有决定性的,整个的苏联欧洲部分都已经与其亚洲部分的基础切断了联系,于是在1942年再攻占列宁格勒的重要经济中心顿涅茨盆地以及迈科普油田,都将会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将胜利的红旗插到了柏林议会大厦顶上。当天,希特勒自杀身亡。新华社发
这个观点基本代表了军方的普遍看法。背后的战略逻辑是:占领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要想占领和守卫这些地区,前提是要给苏联红军以决定性的打击。而对红军主力的决战,只能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才有机会实施。
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结果是,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不但没有改变其战略态势,反而使自己陷入更为艰难的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
在有强大对手存在的情况下,同时追逐多个目标,是战略的大忌。战略上的一条原则是,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你要知道你先要什么、后要什么。你必须识别出什么才是你当前真正的关键性战略目标,然后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目标排序。为此,要暂时放弃其他目标,才能保证关键性战略目标的达成。
因此,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在同一个时间,主要的战略目标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你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你可以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再实现另一个目标,但关键性的目标,在同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
宫玉振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2月出版
本文摘编自《铁马秋风集:企业如何向军队学打胜仗》,本书分为四部分,从孙子兵法到西方战争理论,从古代军队如何打仗到红军为何能打胜仗,分别阐述企业向军队学什么、从战争视角如何理解管理学、竞争中的取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