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洲企业“隐形冠军”组团来华……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5/31 10:34:11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当欧洲企业“隐形冠军”组团来华……
央视新闻
“有人问,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有多大?答案非常简单:更大的风险是不在中国投资。”
近日,在北京顺义举行的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上,德国议会前副议长、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这样形容对中德合作的看法。与记者交谈的大多数欧企负责人认为,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块立足世界的重要“落脚地”。
什么是“隐形冠军”?答案就在于这两个词本身。隐形,是因为这些企业不被人们熟知;冠军,在于它们在某个细分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一个阀门、一个飞靶、一个托盘,就能撬动巨大的市场——德国“螺丝大王”伍尔特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等紧固件产品,却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几百家销售网点,在中国开了38家相关公司。据统计,全球共有2734家隐形冠军企业,绝大多数位于欧洲,仅德国就有1307家。
去年,积淀多年的世界细分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首次走出德国,在华举办了首届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把中国作为“组团出国”的第一站。今年,来华参会的海外代表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欧洲经济参议院执行主席、德国世界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组委会主席瓦尔特·多林对记者说,“去年,我率领的代表团大概有60家企业来华,今年超过150家,这说明了一切”。
为什么是中国?
欧洲经济参议院副主席、德国世界市场领导者(世界隐形冠军)峰会中国首席代表杨明认为,这一方面是天然的市场化结果,一方面是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很多企业认为必须要走得更远。
从市场角度来说,对华合作是隐形冠军“安身立命”的内在要求。高度全球化的今天,隐形冠军企业由于专注细分领域,必须在全球进行布局,才能达到支撑发展的营收水平。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超大规模市场,成为一块“不能丢的蛋糕”。德国莱茵药业总裁贝肯·普拉纳称,他在德国就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而且喜欢以草本为基础的食品和药材,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公司决定进入中国。
而对已经进入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来说,由于收获颇丰,更加认定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德国穆泰克总经理卡洛斯·里韦罗斯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对华销售15年,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占公司全球市场份额20%左右。不过,他依然看到了一片蓝海:目前公司服务的主要是中国出海企业,随着中国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国内相关工业气体公司对零部件需求巨大。于是,公司制定了“双轨路线”:一方面考虑在华建立产线,加强本地供应;一方面设置销售代表,进一步开拓市场。
为了保持竞争力,隐形冠军企业高度重视创新。数据显示,它们的研发投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而创新的一个关键,便是“围绕客户”进行研发布局。
目前,中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德国伍尔特集团董事哈尔德·昂科巴赫称,公司已投入7500万欧元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并在AI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德国水泵及系统制造商威乐集团表示,计划在2025年前把在华研发力量翻一番。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51 %的德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其中87 %是为了保持竞争力,比前一年增加8个百分点。
当德国“工匠精神”遇上中国磁场
多年以来,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以严谨的“工匠精神”著称。当它们与中国的磁场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业内普遍认为,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在机械、化工等制造业领域有世界领先的基础和工艺,中国则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双方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这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典型标志。德国企业利用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中国在数字化创新、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专长相结合,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在相关专题活动上,中欧共同发布了《中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北京倡议》,启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市场共振三方面联动计划,深化这一领域合作创新。
类似这样的合作,还可以拓展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双方的产业升级;甚至以中国市场为跳板、面向全球市场供应,产生“1+1>2”的效果。
同时,中国市场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对隐形冠军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虽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在资金、人才、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远不如大型企业,因此对营商环境要求更高。从扩大开放领域,到保障外企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再到加强服务保障,中国为外资提供了可靠的营商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多林主席认为,中国市场的开放性与德国技术优势深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面向未来的合作”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50年来,双方贸易额增长300多倍,每天贸易额超过20亿欧元,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双方已成为内生互补、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伙伴。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先后通话,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中欧既要做大传统领域合作存量,也要培育前沿领域合作增量。隐形冠军企业加强在华布局,意味着中欧合作提质升级、增量扩大。参会嘉宾认为,中欧合作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论坛期间发布的报告显示,德(欧)隐形冠军企业在华业务仍有一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欧盟委员会专家顾问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工程信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伊夫卡·奥恰洛娃说,未来,她希望欧洲与中国加强工程领域合作,并利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处理工作。
“当变革之风刮起,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论坛上,欧洲嘉宾的话说明,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同行者”,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欧洲政商界普遍认为应加强与中国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投资,成为“一起造风车的人”。正如欧盟委员会前外交、贸易专员与欧洲经济参议院副主席贝尼塔-费雷罗·瓦尔德纳所说,“这是面向未来的合作”。
总监制丨王姗姗
监制丨盛玉红
制片人丨梁馨文
撰稿丨石陌
记者丨石陌
编导丨王宝珠
摄像丨安东杰
剪辑丨张晓娜
配音丨段译
翻译丨任杰